主要內容是記錄上一年我國報刊業、廣播電視業、網絡傳播業、新聞宣傳與管理、新聞教育以及新聞與傳播研究的工作實績、重大事件、重大改革舉措、典型經驗、重要人物、優秀成果、機構設置、重大人事變動等方面的情況。
二、2008年卷《中國新聞年鑒》是本刊自1982年創刊以來連續出版的第27卷。它遵循“記錄昨天,啟示明天,服務現實”的辦刊方針,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強調辦刊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立足全局高度,確保重點突出。
三、2008年卷《中國新聞年鑒》共設20個欄目,它們是:要文、典章、全國新聞事業專項綜述、中央主要新聞媒體社團概況、地方新聞事業概況、港澳臺新聞傳播業概況、中國記協70年專輯、高層視點、新論選摘、新書、經驗、評獎、調查、中國新聞傳媒集團專題、新媒體專題、人物、機構、統計、紀事和附錄等。在卷首設有“圖片”。
四、在保持原有欄目的基礎上,根據年度新聞事業特點和編委們的建議,2008年卷《中國新聞年鑒》在內容編輯方面作了以下調整:
1.2007年,媒體對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進行宣傳報道的內容,本卷在《綜述》、《經驗》、《概況》等欄目中作了較為充分的反映,發表了中宣部新聞局提供的《十七大宣傳報道綜述》,在《人物》欄目中,增加了十七大全國新聞宣傳界代表名錄。
2.2007年是中國記協成立70周年,本卷增設了紀念專輯。
3.在《評獎》欄目中增加了吳玉章獎(新聞學)的評獎內容。
4.增設了《專題:新媒體》欄目;在《紀事》欄目中對2007年度新媒體事業的發展作了較為充分的記錄。
5.對《人物》欄目中“中國新聞界人物”的入選標準作了進一步規范。
6.在《統計》欄目中,增加了中國廣播電視統計的內容,連同中國報刊業統計、中國互聯網統計,本卷全面輯錄了中國新聞統計資料。
7.在《附錄》部分增加了中央新聞機構駐國(境)外記者站名錄。在有關部門領導和全國新聞傳播業界、學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08年卷《中國新聞年鑒》比2007年提前一個月出版,在此謹向有關方面致以誠摯的感謝。由于我們的水平有限,時間倉促,不盡人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中國新聞年鑒編輯部
二oo八年八月
目 錄
圖片
I領導關懷………………………………………(1)
Ⅱ重大活動………………………………………(9)
Ⅲ事業發展……………………………………(13)
Ⅳ友好往來……………………………………(18)
V重大報道……………………………………(21)
Ⅵ記者風采……………………………………(28)
Ⅶ會議論壇……………………………………(30)
1 要文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1)
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以創新的精神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2)
胡錦濤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工作…………………(3)
胡錦濤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4)
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4)
賈慶林在全國政協新聞宣傳工作座談會上要求政協新聞宣傳要著力體現特色………………(5)
李長春致信祝賀人民網創建10周年…………(5)
李長春在廣東考察工作時強調大力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6)
李長春在湖南考察時強調切實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6)
李長春在湖北考察工作時強調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黨的十七大召開創造良好思想輿論氛圍…(7)
李長春在中央宣講團動員會上強調認真做好黨的十七大精神宣講工作…………(8)
李長春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8)
李長春致信祝賀新華網創建10周年…………(9)
劉云山在人民網成立10周年紀念座談會上的講話……………………………(10)
劉云山在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上強調緊緊抓住有利契機積極開展對外宣傳……(12)
劉云山在安徽調研時強調宣傳思想戰線要為黨的十七大召開營造良好的思想輿論氛圍………………………………(12)
劉云山在廣西調研時強調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13)
劉云山致信祝賀2007年全國電視臺臺長論壇召開………………………………(3)
劉云山在新華社駐外機構建立60周年紀念座談會上強調進一步提高對外傳播能力…………………(14)
劉云山在全國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會議上強調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網絡文化建設確保網絡文化健康發展……………………(14)
劉云山在全國宣傳部長座談會上強調扎扎實實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為黨的十七大營造良好氛圍………………(15)
劉云山在吉林調研時強調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為黨的十七大召開營造良好思想輿論氛圍…(16)
劉云山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16)
劉云山在紀念新華網創辦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19)
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責任感抓緊抓好抵制低俗之風工作………王太華(21)
中國新聞出版業的六大轉變——黨的十六大以來新聞出版工作回顧…………………………………………柳斌杰(23)
以創新精神迎接傳媒業的美好未來……李東東(25)
2 典章
法規文件選載
一、綜合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節選)……(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30)
關于保障新聞采編人員合法采訪權利的通知…(33)
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就北京電視臺播發虛假新聞發出通報……………………(34)
關于印發《2007年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專項行動部際聯席會議工作要點》的通知………………(35)
附件:
2007年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專項行動部際聯席會議工作要點………………………(35)
關于處置非法集資活動中加強廣告審查和監管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36)
關于進一步治理整頓非法“性藥品”廣告和性病治療廣告的通知……………………………(37)
藥品廣告審查發布標準………………………(39)
醫療廣告管理辦法……………………………(41)
二、報刊類
關于進一步規范報社記者站管理的通知……(42)
關于印發《期刊出版形式規范》的通知………(43)
附:期刊出版形式規范………………………(43)
三、廣電類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有線電視數字化工作的通知…………………………(46)
廣電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工作的通知……………………………(47)
廣電總局關于整頓廣播電視醫療資訊服務和電視購物節目內容的通知…………………(47)
廣電總局進一步加強群眾參與的選拔類廣播電視活動和節目的管理…………………………(48)
廣電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影視節目版權保護工作的通知……………………………(49)
廣電總局關于加強車載、樓宇等公共視聽載體管理的通知………………………………………(50)
廣電總局、中國氣象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工作的通知………(50)
四、互聯網類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51)
行業規范選載
一、廣電類
中國廣播電視從業人員自律公約……………(54)
二、互聯網類
全國新聞網站堅持文明辦網、凈化網絡環境自律公約……………………………………(55)
博客服務自律公約……………………………(55)
綜述
2007年全國新聞宣傳工作綜述………………(57)
十七大新聞報道綜述………………………(61)
2007年全國對外宣傳工作綜述………………(64)
2007年全國報刊管理工作綜述………………(66)
2007年中國廣播電視業發展綜述……………(69)
2007年中國網絡媒體發展綜述………………(73)
2007年中國廣告業發展綜述…………………(76)
2007年中國新聞學研究綜述…………………(80)
2007年中國傳播學研究綜述…………………(85)
4 概況;中央主要新聞媒體.社團
人民日報2007年概況…………………………(89)
新華通訊社2007年概況………………………(91)
解放軍報2007年概況…………………………(95)
光明日報報業集團2007年概況………………(97)
經濟日報報業集團2007年概況………………(99)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07年概況……………(101)
中央電視臺2007年概況……………………(103)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2007年概況……………(104)
中國日報2007年概況………………………(106)
科技日報2007年概況………………………(108)
法制日報2007年概況………………………(109)
工人日報2007年概況………………………(111)
中國青年報2007年概況……………………(113)
中國婦女報2007年概況……………………(114)
農民日報2007年概況………………………(115)
中國新聞社2007年概況……………………(117)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2007年概況……(119)
中國報業協會2007年概況…………………(122)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2007年概況……………(123)
一;概況:地方新聞事業
北京市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25)
天津市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29)
河北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31)
山西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32)
內蒙古自治區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33)
遼寧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35)
吉林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37)
黑龍江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40)
上海市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42)
江蘇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44)
浙江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45)
安徽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47)
福建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48)
江西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50)
山東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51)
河南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52)
湖北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55)
湖南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59)
廣東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62)
廣西壯族自治區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64)
海南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65)
重慶市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67)
四川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69)
貴州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71)
云南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73)
西藏自治區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75)
陜西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77)
甘肅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80)
青海省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82)
寧夏回族自治區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84)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86)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07年新聞事業概況…(188)
香港2007年新聞傳播業概況………………(191)
澳門2007年新聞傳播業概況………………(193)
臺灣2007年新聞傳播業概況………………(195)
內地與港澳臺交流與傳播紀事………………(198)
港澳臺新聞傳播機構名錄……………………(201)
香港新聞傳播機構…………………………(201)
澳門新聞傳播機構…………………………(203)
臺灣新聞傳播機構…………………………(204)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70年發展概況…(209)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綜述………………………………(213)
田聰明在中國記協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213)
中國記協70周年紀念大會發言摘登………(215)
新聞現場就是記者的戰場…………王慧敏(215)
先做人再做節目……………………崔永元(216)
時刻不忘那份沉甸甸的責任………趙拴(217)
心得心思心愿……………………李琴(217)
努力建設一支讓黨和人民放心的黨報編采隊伍………………………王晨(219)
加強學習深入調研不做“戈爾洛夫”反對“客里空”………………………田聰明(221)
把“群眾需要”作為新聞業務改革的推動力………………………………南振中(223)
做好主題宣傳壯大主流輿論………胡孝漢(226)
我國新聞理論與實踐邁出新步伐……尹韻公(230)
創新經營管理模式開創報刊業發展的新局面………………………………余昌祥(232)
關于搞好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輿論宣傳的探索與思考…………………………王夢云(234)
追求軍事新聞的有效傳播……………孫曉青(235)
世界眼光多元發展……………………王求(237)
履行國家電視臺職責服務全黨全國工作大局……………………………趙化勇(238)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推進現代國際廣播體系建設……………………………王庚年(240)
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增強民族凝聚力煥發創造力提供輿論支持………………………孫德宏(242)
中國現代報業集團的發展之路………梅寧華(243)
通訊員隊伍與“三貼近”的實現途徑…畢政(245)
三十年廣播電視發展的新概念………王春莉(246)
品牌戰略是報業市場營銷理念的升級…程穎剛(248)
傳媒的跨度經營………………………尹明華(249)
在做好迎接十七大宣傳報道中實現黨報改革創新………………………裘新(250)
談報業信息化建設……………………繆國琴(252)
組織變革、再造流程,激活報業發展的新動力………………………………許洪祥(253)
扎根在人民之中,才有堅實的基礎……盧展工(254)
善解善待善用善管新聞媒體…………唐國忠(255)
全方位提升媒體的輿論影響力………傅紹萬(257)
死的是紙,活的是報……………………朱夏炎(258)
構建傳媒新平臺創立經營新模式……江作蘇(260)
內陸外宣大有可為……………………蔣建國(261)
做好民生新聞是黨報的基本功………李發美(262)
報業競爭呼吁商業文明………………戴玉慶(263)
統籌城鄉發展打造百億廣電產業集團李曉楓(264)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開創黨報工作新局面………………………………杜耀峰(266)
收視率和文化傳播…………王廣群王渭林(267)
增強輿論引導力提高兵團影響力…王運華(267)
論文摘編
論媒介生態與傳媒業科學發展觀的構建楊琳(269)
論網絡文化……………………………尹韻公(270)
如何提升黨報的影響力和引導效果…祝曉虎(271)
發展民主政治與深化新聞改革………董天策(273)
理論轉型下黨報指導思想的新特征……………………劉衛東 陳思霈(274)
讓媒體說話天塌不下來………………武和平(275)
記者采訪自由與權利之辨…宋小衛冉茜(276)
防止新聞侵權的三副盾牌……………曾曉明(277)
綠色新聞與tp國環境記者群之崛起…張威(279)
報業改革與宏觀政策理念博弈的四個難題……………………………陸高峰(280)
以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都市報業態升級……………………張雅賓(281)
中國新聞史研究需要創新……………丁淦林(282)
“媒介產業化”十年考…………………黃升民(284)
我國傳媒業經濟成分和產權制度改革取向分析……………………………丁和根(285)
外資進入中國傳媒業態勢與政府規制創新……………姚德權曹海毅(286)
廣告主對大眾媒體的影響與控制分析…王鳳翔(287)
虛擬與實體:傳媒市場化運營二元解構…………………羅以澄陳剛(290)
我國數字報業優劣勢制約因素及發展趨勢………………方琦申支燕(291)
對廣電業發展趨勢的解讀…石長順石永軍(291)
論媒介崇拜……………………………樊葵(292)
向“影響力論”發問……………………唐誼軍(293)
增強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朱金平(294)
企業文化:媒體發展中“看不見的含量”一鄭京湘(296)
世界新聞媒體六大發展趨勢…………祝壽臣(297)
組織傳播研究的方法與視角…………胡河寧(298)
傳播學四大奠基人神話的背后………胡翼青(299)
觀點摘要
一、新聞與傳播理論
虛擬社區知識交流的行為動機及影響因素………………劉麗群宋詠梅(300)
大眾媒體俯視效應及對策……………修宇(300)
“城中村”的媒介話語建構……………袁艷(300)
我國新聞誹謗訴訟中新聞媒體敗訴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羅斌宋素紅(300)
格雷厄姆·默多克和他的傳媒政治經濟學…………………………………………馬馳(301)
小區域媒體傳播的社會和文化意義………………柴志明徐洲赤(301)
權力的視閾:傳播政治經濟學與媒介研究…………………………………………蔡騏(301)
大眾傳播:“第三者效果”研究二十年………………………………郝雨謝小芳(301)
發揮媒體對民眾法治信念的促進作用…………………………………………應松年(302)
新聞框架與固定成見:1979—2005年中國大陸主流報紙新聞中的黨員形象與精英形象………………………………夏倩芳張明新(302)
新聞傳媒的消費主義文化變異………………………………徐小立秦志希(302)
超越公共關系…………………………郭惠民(302)
傳播學視野中的儀式傳播觀…………朱杰(303)
農村社會隋緒難以進入政府議程的原因分析…………………章紹甫邱新有(303)
歷史記憶的傳媒表達及其社會框架…余 霞(303)
組織傳播與危機的預防和應對………謝靜(303)
論當代國際傳媒研究中的兩大關鍵詞:
社會責任與問責…………鄭涵金冠軍(303)
民生報道的社會功效…………………吳軍(304)
媒介與文明:伊尼斯傳播理論的政治視野……………………………張廣生(304)
中國政府新聞發布制度的理論探析…………………孟建李曉虎(304)
傳媒內容的嬗變:作為影響機制的廣告傳播…………………張殿元 由笛(304)
市場力量加強了媒體行為的趨利性和不確定性………………邵春霞 彭勃(304)
框架分析:一個亟待澄清的理論概念…陳 陽(305)
輿論調控研究的理論與視角…………韓運榮(305)
批判者博德里亞………………………陳衛星(305)
從“最牛釘子戶”事件看傳媒角色的多元展現……………………………李濱(305)
網上輿論引導中的議程設置…………劉正榮(306)
新媒介策略:“長尾”時代的雙重博弈…杜駿飛(306)
普通勞動者的形象是中國電視的優質資源……………………………時統宇(306)
發展傳播理論的演進及研究的主要問題楊瑞明(306)
新聞采訪權是否記者證持有者的專利…劉海明(307)
法治類電視節目媒體利益與媒體責任關系芻議……白貴 王舒熒(307)
多媒體傳播學的內涵及其建立的必要性戴陵江(307)
主流媒體的文化承擔…………………丁宗皓(307)
如何處理媒介、政府和公眾輿論“三角關系”………………姚斐范慧卿(307)
媒介融合趨勢下如何實現內容重整與報道創新…………………………蔡雯(308)
信息機會主義:山西黑磚窯的隱身衣……………………陳力丹 易正林(308)
媒體的浮躁源于文化的缺失…………范敬宜(308)
增強新聞道德軟實力要做到“八個堅持、八個防止”……………………………張首映(308)
“偽輿論監督”的倫理困境…胡忠青 李相成(309)
電視媒體的大眾化發展態勢與路徑選擇孔德明(309)
“親近l生新聞”:公民化轉型中的新聞理論與實踐……………………吳飛 盧 艷(309)
電視“選秀”造成社會價值體系的混亂和顛倒………………………………張閎(309)
新聞傳媒應做到尊重差異、包容多樣…董小玉(310)
二、新聞與傳播業務
“情景再現”有悖新聞真實性原則……彭柯(310)
科技創新報道應避免的幾個認識誤區…姜巖(310)
中國新聞獎青睞什么樣的報道………尹韻公(310)
當代美國報紙版面創新的關鍵要素…趙爽英(311)
金融報道的社會責任意識……………汪洋(311)
警惕電視新聞采訪中的“激情行為”…韓 鴻(311)
“新聞現場”呼喚電視新聞本體特性回歸武書明(311)
中國財經媒體報道沒有達到國際水平…秦朔(312)
唱新工作報道的“四季歌”……………朱金平(312)
當前“三農”傳播的現狀與問題探析………………………………徐敬宏劉繼忠(312)
媒體多元條件下的多元新聞框架……林暉(312)
談節目編排的策略與手段……………李文升(312)
輿論監督面臨的八大難題…楊德靈胡黎明(313)
戰略公關新聞傳播“四勢”……………王成(313)
我揭開了山西黑磚窯的“蓋子”………付振中(313)
報紙時評版的困境與對策……………陳橋生(313)
地方報紙如何報道奧運……………關妮等(313)
從“開放存取”理念看中國電視的素材資源共享………………………冷冬梅(314)
新聞編輯力的若干要素………………羅慶學(314)
關注我們共同的社群………張頤武戴蔚然(314)
經濟新聞的前瞻陛的實現途徑……………………彭煥萍張恩瑋甄巍然(314)
規范科技成果報道的若干建議………張俊(314)
報紙雜志化并非出路…………………宗春啟(315)
工會報道的新聞性探索………………楊軍(315)
報紙如何做好大型財經人物訪談欄目…林建斌(31 5)
三、新聞與傳播歷史
中國古代輿情的的歷史考察——從林語堂《中國新聞輿論史》說起………………………………王海何洪亮(315)
“左聯”的組織傳播研究………………張大偉(316)
社會文化史視野下的中國新聞史研究…吳果中(316)
新聞傳播史體系的三維空間…………張昆(316)
《華北正報》服務日本外交的分析……馮悅(316)
大眾傳媒與晚清革命論略——以思想史為視角………………黃順力(316)
“孤島”時期《文匯報》上發刊廣告的史料價值……………………………周立華(317)
誰采訪了巴黎和會……………………方漢奇(317)
新聞史研究者要加強史學修養………………………………吳廷俊陽海洪(317)
四、媒介經營與管理
媒體知識資本管理與核心競爭力……程小萍(317)
中國報紙發行方式變遷的理論解說…肖贊軍(318)
我國報刊退出機制的建立與完善………………………………譚云明 欒明月(318)
關于中國電視內容產業發展戰略的幾點思考………………………………彭祝斌鄧崛峰(318)
從一萬份到十萬份的秘笈是什么………………………………李彬段震江(318)
中國西北地區與東部報業發展差距是“適度差距”而非“嚴重失衡”……趙星耀(319)
傳媒機構內部轉型變革中的十二項悖論…………………………李向陽(319)
電視廣告如何突破增長極限…尹學東任穎秀(319)
世界是平的傳媒是凹的——對傳媒經濟特性和規律的一種詮釋……………………………支庭榮(319)
改革開放20多年傳媒業的三大教訓…柳斌杰(319)
城市電視臺做好本地化內容的六個突破口……………………朱寶奇張 東 張薛鋼(320)
中國報業讀者市場變化……沈穎鄧世勇(320)
當代廣播電視節目生產機制的選擇與演變…………………………………………朱春陽(320)
電視發展趨勢與電視體制改革………鄭敏(320)
傳播業未來的九個機會………………江南春(320)
黨報組織結構變革及路徑選擇………裘新(321)
范圍經濟:傳播模式的轉型……………喻國明(321)
廣告代理的危機與廣告產業的升級與轉型………………………………張金海黃迎新(321)
新聞集團并購道瓊斯的影響分析………………………………唐潤華文建(321)
北青傳媒上市前后的切身體會………孫偉(322)
中國報刊經營管理模式十大類別……………(322)
傳媒業的“內部人控制”及其危害……李良榮(322)
如何解決電視收視率與滿意度調研存在的問題…………………………………(322)
報業競爭中的“藍徹斯特法則”………趙勛(322)
份額競爭時代的節目方略……………寧文茹(323)
中國法制報業的突圍之路……………趙中頡(323)
非黃金時段的黃金價值………………徐楠(323)
傳媒科學發展需突破十大瓶頸………尹明華(324)
如何有效改變電視節目的低俗化……張輝(324)
國內傳媒產業未來發展將走向集群化…胡正榮(324)
“黃金股”助推出版業產權改革………姚德權(324)
有線數字電視運營增值服務的七種途徑周艷(325)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為何大而不強……張舵(325)
五、國際傳播
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任重道遠………于運全(325)
美國有線電視的管制走勢…張云平 王 海(325)
美國媒介并購新趨勢…………………王積龍(325)
新媒體發展與國際傳播優先戰略……馬慶平(326)
從英國公共廣播看公共傳媒體制形成與發展的要因………………吳信訓鄭從金(326)
西方國家新政府傳播政策研究………胡 衛(326)
論國際短波廣播的發展與定位………曲慧斌(326)
美國如何限制媒介傳播………………陳絢(327)
美聯社的新媒體戰略…………………陳怡(327)
政府對外傳播中的“軟銷”與“硬銷”…劉小燕(327)
英國主流報紙小報化的得失…………趙婷(327)
全球視野中的財經傳媒與中國經濟安全林暉(327)
是“中國制造”的問題,還是媒體制造的“恐慌”?…………………………………………廖衛民(328)
從《參考消息》看信息流動的不對稱………………………………劉晉王秀銘(328)
瑞典報業資助制度的借鑒意義………賀艷(328)
國外新聞報道的四個熱點話題………郜書鍇(328)
日本公共廣播電視體制的改革走向…諸葛蔚東(328)
增強中國廣電傳媒影響力的主要路徑…孫寶國(329)
全球傳媒的話語權之爭………………丁剛(329)
六、新媒介與科技
個人真實身份在網絡人際傳播中的影響石 磊(329)
網絡傳播演進與全球腦的形成………王京山(329)
數字化時代新聞攝影實踐面臨的挑戰…盛希貴(330)
民主烏托邦:博客傳播的逆向思考……孫衛華(330)
數字視聽新媒體的發展……石長順童文杰(330)
數字報業需要真正的商業模式………李鵬(330)
數字化對傳統電視業的影響…謝新洲 馮薇(331)
網絡信息傳播中的倫理探析…………胡磊(331)
論博客作為新聞傳媒的根本缺失……徐曉波(331)
電子媒介·時空壓縮·文化生產………李勇(331)
網絡輿論調查的方法和策略…………金兼斌(331)
三級力量作用下的網絡新聞傳播…………………………… 高鋼彭蘭(332)
中央電視臺新媒體的現狀和問題……席鳴(332)
德國互聯網:寬容有度的內容監管 …孟威(332)
2007年十大網絡媒介營銷思考……朱學良(332)
在線圖書搜索改變文獻傳播的人文景觀…………………………………………林雅萍(333)
“數字報業”的七個層面……婁珍須 賈岳(333)
“校園SNS\'’火爆的學理思考…………張瑞(333)
新媒介傳播中的淺閱讀現象…………李玲(333)
我國web2.0網絡盈利模式探析………蘇林森(333)
我國博客現存問題與管理對策分析…何美(334)
關于加快推進國際臺多語種網站內容建設的思考………………夏吉宣(334)
對手機記者的預測性分析…李嶺濤游智宏(334)
網絡論壇對突發事件輿論的引導策略研究………………………張愛芹(334)
把報紙編輯部改造成多媒體新聞信息平臺………………………潘玉鵬(335)
網絡環境下釋義“熱輿論”與“強輿論”——輿論“聚能”與監督“釋能”兩大能量轉化定律………………………………韓立新甄巍然(335)
七、新聞教育
西方新聞傳播教育的模式及啟示………………………………冷凇程名(335)
傳媒教育要著重培養三項創新能力…范以錦(335)
美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特色與經驗………………………………張毅張志安(336)
新聞教育改革:當務之急是“拆墻”………………………………楊秀國 張筱筠(336)
10.新書
2007年新聞傳播類書目………………………(337)
一、新聞傳播理論…………………………(337)
二、新聞傳播業務…………………………(338)
三、新聞傳播史……………………………(341)
四、媒介經營與管理………………………(341)
五、新媒介…………………………………(342)
六、國外新聞傳播論(譯)著………………(343)
七、論文集及綜合性工具書………………(344)
八、新聞紀實及其他………………………(345)
2007年新聞傳播類書籍簡介…………………(346)
新聞傳播
人民日報十七大報道綜述……………………(351)
新華社十七大報道綜述………………………(353)
關于抓獨家新聞的一點思考…………謝國明(355)
努力拓展“中國式民主”的新聞報道題材………………………………………一吳錦才(356)
堅定三個意識掌握輿論主導權……羅 明(358)
創新重大時政報道的成功實踐………張亞(360)
采寫方永剛典型報道的體會…………江勝信(361)
安徽日報創新宣傳報道的主要做法…汪家駟(363)
江西日報《江報直播室》報網互動……彭眷蘭(366)
湖北日報“記者走基層”活動延伸新聞報道品牌………………………………………………(368)
城市晚報打造“欣月童話”……………于克(369)
三峽日報“宜昌80位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引發的思考………………巨克梅張茜(369)
每日新報內容為王求新制勝………………………………齊懷文王曉東(370)
經營管理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外籍工作人員管理經驗……………………………王庚年(372)
機電商報社整體轉制的實踐.劉澤林張曉燕(373)
北京電臺邁出制播分離第一步………………(375)
北京電視臺實踐目標責任管理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376)
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改革的點滴思考……………………………黎瑞剛(377)
江蘇廣播電視總臺(集團)創新引領發展…………………………………………周 莉(378)
湖北省廣播電視總臺轉變體制創新機制……(380)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創新創造價值……戴玉慶(382)
國內視頻網站的困境與對策…………毛釗(384)
時代商報從逆境中求生………………石 生(386)
媒介巡禮
中國國土資源報:探尋行業媒體發展壯大之路…………………………………………蔣亞平(.386)
國家電網報社:科學發展的探索與實踐王海嘯(387)
房地產時報:創新變革贏得市場………………………………宋心昌徐勛國(389)
邊防警察報:堅守新聞性強化行業性…………………………………………王超杰(390)
吐哈石油新聞中心:創新油田新聞宣傳工作的體會………………張志榮(391)
貴陽日報:發揮特刊在重大主題報道中的作用…………………………………孫風岐(.392)
洛陽日報:從自辦發行到經營讀者的探索…………………………………………王建立(,394)
赤峰日報:靠管理形成機制優勢……郭維新(395)
廊坊日報:加強“以人為本”推動報業發展………………………張寶富(396)
渭南日報:以改革之光照亮黨報品牌………………………………薛耀晗盧 愚(398)
寶雞日報:創新理念營造亮點………張隴得(400)
宜興日報:探索新形勢下報紙自辦發行·程偉(401)
遵義人民廣播電臺:在直播中彰顯廣播魅力…………………………………………巴俊峰(402)
黔南電視臺:加強在全國性重大題材報道中的策劃…………………………………………王先寧(403)
膠東在線網站:傾力打造“網上民聲”搭建政府群眾“連心橋”……………………(403)
中國教師報:一切為了教師…………劉堂江(404)
少年智力開發報:讓小讀者唱主角 …翟錦慧(一405)
2.評獎
…………………………………………汪華(450)
2007年度北京地區廣播市場收聽調查……………………………北京人民廣播電臺(451)
2007年陜西電視臺收視調查…………………(454)
2007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457)
媒介公信力:判斷維度量表之研究——基于中國首次傳媒公信力全國性調查的建模……………………喻國明 張洪忠靳一(470)
當代大學生如何看待電視節目主持人——廣東高校的一次抽樣調查 ………………………………李秀芳黃淑慧(472)
中日兩國青年媒體使用現狀調查………………………………崔保國王世蓉(475)
4.專題;中國傳媒集團
中國新聞獎
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篇目…………(407)
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獲獎欄目簡介……………………………………(417)
長江韜奮獎…………………………………(421)
第八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名單………………(421)
長江系列……………………………………(421)
韜奮系列……………………………………(422)
第八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簡介………………(422)
長江系列……………………………………(422)
韜奮系列……………………………………(425)
其他評獎………………………………………(430)
200"7年全國新聞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和全國優秀記協工作者名錄………………(430)
2007年全國新聞工作先進集體名單………(430)
2007年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名單…………(431)
2007年全國優秀記協工作者名單…………(433)
2007年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新聞學獲獎作品篇目………………………………(434)
3.調查
新華社迎接十七大報道受眾需求調查………(435)
2007年“兩會”報道受眾需求調查……………(437)
中國報業讀者市場調查……沈穎鄧世勇(439)
上海報刊零售市場調查……武志勇 郭恩強(440)
2007年全國電視觀眾抽樣調查……………………………劉建鳴劉志忠等(446)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海外聽眾俱樂部調查
“文化體制改革優秀企業”經驗介紹
廣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從“報辦集團”到“集團辦報”………………(477)
天津每日新傳媒發展有限公司:
黨報集團發行體制改革的先行者…………(477)
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
在改革創新中發展新媒體…………………(478)
華數數字電視有限公司:
數字電視的“杭州做法”……………………(478)
深圳市天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
強化科學管理推行質量體系……………(479)
廣西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有線電視數字化“廣西模式”的三大創新…(479)
論文摘編
廣東報業進入拐點期的產業組織分析
——以廣東四大報業集團為例……陳子文(480)
當前報業七種區域化發展模式比較…郭全中(481)
從上市公司經營看中國報業集團的資本運作…………………………………………黃夢阮(482)
傳媒產業集團化模式的塑就與發展解析………………………………王國平舒婷(482)
觀點摘要
美國媒體兼并浪潮及其啟示…………田中陽(484)
媒體集團化對于廣告產業存在反面影響………………………………葛巖李新立(484)
媒體集團跨媒體經營的最終目標……………(484)
中國報業集團多元化拓展的基本路徑一劉年輝(485)
傳媒集團產權制度改革的路徑選擇…常永新(485)
關于廣電集團化建設不可一概而論…靳智偉(485)
報業集團品牌建設著力點……………徐一化(485)
傳媒集團:把信源的“汁水”一次榨干…單蘊菁(486)
15專題:新媒體
中國網絡新媒體傳播發展綜述(1993一-2007)………………………………………孟威(487)
l6人 物
中國新聞界人物簡介
安曉宇(495) 畢昆(495) 蔡小偉(495)
曹國強(495) 曹寧(495) 陳蓮英(496)
陳新洲(496) 丁俊杰(496) 杜涌濤(496)
范冰冰(496) 范以錦(497) 范昀(497)
方義農(497) 馮印譜(497) 關銳(497)
郭霽虹(498) 韓冰(498) 韓青(498)
郝華忠(498) 何春耕(498) 胡俊(498)
胡思勇(499) 胡正榮(499) 黃衛平(499)
蔣亞平(499) 焦加(499) 金越(500)
雷一鳴(500) 李富倫(500) 李建偉(500)
李志高(500) 林如鵬(500) 林少文(501)
劉陳德(501) 劉麗珍(501) 劉黔(501)
劉素云(501) 孫亞輝(502) 羅成友(502)
羅更前(502) 潘國俊(502) 彭偉祥(502)
任志宏(502) 宋輔良(503) 湯華(503)
王彬(503) 王超杰(503) 王瀚東(503)
王紀春(504) 王璐(504) 王明華(504)
王賢賡(504) 汪洋(504) 王曉暉(504.)
王運華(505) 王求(505) 王正中(505)
吳國清(505) 吳錫俊(505) 習亞起(506)
夏勇敏(506) 夏倩芳(506) 向澤映(506)
徐長銀(507) 徐蓓蓓(507) 許基仁(507)
楊勇(507) 姚德權(507) 姚遠(507)
俞亮鑫(508) 袁軍(508) 張國清(508)
張隴得(508) 張乃行(508) 趙鐵騎(509)
趙忠穎(509) 趙子忠(509) 朱晴方(509)
朱一平(509) 卓培榮(509)
2007年逝世的知名新聞工作者
呂相友(510) 郭瑞琴(510)
中國新聞管理機構
中央單位……………………………………(513:
北京市………………………………………(513j
天津市………………………………………(513]
河北省………………………………………(513:
山西省………………………………………(513:
內蒙古自治區………………………………(513:
遼寧省………………………………………(513:
吉林省………………………………………(514:
黑龍江省……………………………………(514:
上海市………………………………………(514:
江蘇省………………………………………(514:
浙江省………………………………………(514:
安徽省………………………………………(514:
福建省………………………………………(514:
江西省………………………………………(514
山東省………………………………………(514
河南省………………………………………(514
湖北省………………………………………(514
湖南省………………………………………(515
廣東省………………………………………(515
廣西壯族自治區……………………………(515
海南省………………………………………(515
重慶市………………………………………(515
四川省………………………………………(515
貴州省………………………………………(515
2007年新聞專業正高職稱人員名單…………(510)
新華通訊社…………………………………(510)
解放軍報社…………………………………(510)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510)
上海市………………………………………(511)
安徽省………………………………………(511)
福建省………………………………………(511)
江西省………………………………………(511)
湖南省………………………………………(511)
廣西壯族自治區……………………………(511)
重慶市………………………………………(511)
貴州省………………………………………(511)
陜西省………………………………………(511)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
宣傳界代表名錄……………………………(511)
云南省………………………………………(515)
西藏自治區…………………………………(515)
陜西省………………………………………(515)
甘肅省………………………………………(515)
青海省………………………………………(516)
寧夏回族自治區……………………………(51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16)
中國新聞傳播機構
一、通訊社
新華通訊社…………………………………(515)
中國新聞社…………………………………(517)
二、報紙
中央單位……………………………………(518)
北京市………………………………………(523)
天津市………………………………………(524)
河北省………………………………………(525)
山西省………………………………………(526)
內蒙古自治區………………………………(527)
遼寧省………………………………………(528)
吉林省………………………………………(530)
黑龍江省……………………………………(531)
上海市………………………………………(533)
江蘇省………………………………………(534)
浙江省………………………………………(537)
安徽省………………………………………(538)
福建省………………………………………(540)
江西省………………………………………(540)
山東省………………………………………(541)
河南省………………………………………(543)
湖北省………………………………………(545)
湖南省………………………………………(547)
廣東省………………………………………(548)
廣西壯族自治區……………………………(550)
海南省………………………………………(551)
重慶市………………………………………(551)
四川省………………………………………(552)
貴州省………………………………………(554)
云南省………………………………………(555)
西藏自治區…………………………………(555)
陜西省………………………………………(556)
甘肅省………………………………………(557)
青海省………………………………………(558)
寧夏回族自治區……………………………(55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59)
三、廣播電視
中央單位……………………………………(561)
北京市………………………………………(561)
天津市………………………………………(561)
河北省………………………………………(561)
山西省………………………………………(561)
內蒙古自治區………………………………(562)
遼寧省………………………………………(562)
吉林省………………………………………(563)
黑龍江省……………………………………(5“)
上海市………………………………………(564)
江蘇省………………………………………(564)
浙江省………………………………………(565)
安徽省………………………………………(565)
江西省………………………………………(566)
福建省………………………………………(567)
山東省………………………………………(567)
河南省………………………………………(568)
湖北省………………………………………(569)
湖南省………………………………………(570)
廣東省………………………………………(571)
廣西壯族自治區……………………………(571)
海南省………………………………………(572)
重慶市………………………………………(572)
四川省………………………………………(572)
貴州省………………………………………(573)
云南省………………………………………(574)
西藏自治區…………………………………(574)
陜西省………………………………………(574)
甘肅省………………………………………(575)
青海省………………………………………(575)
寧夏回族自治區……………………………(57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75)
四、新聞網站…………………………………(576)
五、新聞專業期刊……………………………(582)
中國新聞社團
中央單位……………………………………(586)
北京市………………………………………(586)
天津市………………………………………(587)
河北省………………………………………(587)
山西省………………………………………(587)
內蒙古自治區………………………………(587)
遼寧省………………………………………(587)
吉林省………………………………………(587)
黑龍江省……………………………………(587)
上海市………………………………………(587)
江蘇省………………………………………(588)
浙江省………………………………………(588)
云南省………………………………………(515)
西藏自治區…………………………………(515)
陜西省………………………………………(515)
甘肅省………………………………………(515)
青海省………………………………………(516)
寧夏回族自治區……………………………(51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16)
中國新聞傳播機構
一、通訊社
新華通訊社…………………………………(515)
中國新聞社…………………………………(517)
二、報紙
中央單位……………………………………(518)
北京市………………………………………(523)
天津市………………………………………(524)
河北省………………………………………(525)
山西省………………………………………(526)
內蒙古自治區………………………………(527)
遼寧省………………………………………(528)
吉林省………………………………………(530)
黑龍江省……………………………………(531)
上海市………………………………………(533)
江蘇省………………………………………(534)
浙江省………………………………………(537)
安徽省………………………………………(538)
福建省………………………………………(540)
江西省………………………………………(540)
山東省………………………………………(541)
河南省………………………………………(543)
湖北省………………………………………(545)
湖南省………………………………………(547)
廣東省………………………………………(548)
廣西壯族自治區……………………………(550)
海南省………………………………………(551)
重慶市………………………………………(551)
四川省………………………………………(552)
貴州省………………………………………(554)
云南省………………………………………(555)
西藏自治區…………………………………(555)
陜西省………………………………………(556)
甘肅省………………………………………(557)
青海省………………………………………(558)
寧夏回族自治區……………………………(55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59)
三、廣播電視
中央單位……………………………………(561)
北京市………………………………………(561)
天津市………………………………………(561)
河北省………………………………………(561)
山西省………………………………………(561)
內蒙古自治區………………………………(562)
遼寧省………………………………………(562)
吉林省………………………………………(563)
黑龍江省……………………………………(5“)
上海市………………………………………(564)
江蘇省………………………………………(564)
浙江省………………………………………(565)
安徽省………………………………………(565)
江西省………………………………………(566)
福建省………………………………………(567)
山東省………………………………………(567)
河南省………………………………………(568)
湖北省………………………………………(569)
湖南省………………………………………(570)
廣東省………………………………………(571)
廣西壯族自治區……………………………(571)
海南省………………………………………(572)
重慶市………………………………………(572)
四川省………………………………………(572)
貴州省………………………………………(573)
云南省………………………………………(574)
西藏自治區…………………………………(574)
陜西省………………………………………(574)
甘肅省………………………………………(575)
青海省………………………………………(575)
寧夏回族自治區……………………………(57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75)
四、新聞網站…………………………………(576)
五、新聞專業期刊……………………………(582)
中國新聞社團
中央單位……………………………………(586)
北京市………………………………………(586)
天津市………………………………………(587)
河北省………………………………………(587)
山西省………………………………………(587)
內蒙古自治區………………………………(587)
遼寧省………………………………………(587)
吉林省………………………………………(587)
黑龍江省……………………………………(587)
上海市………………………………………(587)
江蘇省………………………………………(588)
浙江省………………………………………(588)
安徽省………………………………………(588)
福建省………………………………………(588)
江西省………………………………………(588)
山東省………………………………………(589)
河南省………………………………………(589)
湖北省………………………………………(589)
湖南省………………………………………(589)
廣東省………………………………………(,589)
廣西壯族自治區……………………………(,589)
海南省………………………………………(589)
重慶市………………………………………(590)
四川省………………………………………(590)
貴卅l省………………………………………(590)
云南省………………………………………(590)
西藏自治區…………………………………(590)
陜西省………………………………………(590)
甘肅省………………………………………(590)
青海省………………………………………(590)
寧夏回族自治區……………………………(59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92)
附:中國報業協會專業委員會名錄………(591)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專業委員會名錄…(592)
18 統計
2007年中國新聞統計概覽…………………(593)
2007年中國報刊出版統計…………………(594)
2007年全國各級報紙出版統計(一)…………(594)
2007年全國各級報紙出版統計(二)…………(595)
2007年全國各級綜合報紙出版統計(一)……(596)
2007年全國各級綜合報紙出版統計(二)……(597)
2007年全國各級專業報紙出版統計(一)……(598)
2007年全國各級專業報紙出版統計(二)……(599)
2007年中央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級綜合報紙出版統計……………………………………(600)
2007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字報紙出版統計……(604)
2007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字報紙出版數量與上年相比增減的百分比…………………(604)
2007年全國各種刊期的期刊出版統計………(605)
2007年全國各類期刊出版統計(一)…………(606)
2007年全國各類期刊出版統計(二)…………(607)
2007年全國各類期刊出版統計(三)…………(608)
2007年全國各類期刊出版統計(四)…………(609)
2007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字期刊出版統計(一)-(610)
2007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字期刊出版統計(二)m(610)
2007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字期刊出版統計(三)一(611)
2007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字期刊出版統計(四)m(611)
2007年全國各類期刊占其總數的百分比……(612)
2007年全國各類期刊的平均印張和平均定價-(612)
2007年全國平均期印數在25萬冊以上的期刊(中央)………………………………………(612)
2007年全國平均期印數在25萬冊以上的期刊(地方)………………………………………(613)
2007年中國廣播電視發展統計……………(614)
2007年全國廣播電視節目播出制作情況統計一(614)
2007年全國廣播電視節目覆蓋情況統計……(615)
2007年全國有線電視發展情況統計…………(616)
2007年全國廣播電視收入情況統計(一)……(617)
2007年全國廣播電視收入情況統計(二)……(618)
2007年全國廣播電視各項收入統計…………(619)
2007年全國廣播電視廣告收入
分布情況統計(一)…………………………(619)
2007年全國廣播電視廣告收入
分布情況統計(二)…………………………(619)
2007年全國廣播電視各項制作、
播出情況統計(一)…………………………(619)
2007年全國廣播電視各項制作、
播出情況統計(二)…………………………(619)
2007年全國廣播電視各項制作、
播出情況統計(三)…………………………(620)
2007年全國廣播電視各項制作、
播出情況統計(四)…………………………(620)
2007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620)
1 紀事
綜合紀事………………………………………(629)
會議紀事………………………………………(647)
1.工作會議紀事……………………………(647)
2.學術會議紀事……………………………(652)
政策法規紀事…………………………………(660)
經營管理紀事…………………………………(667)
采訪與報道紀事………………………………(675)
隊伍建設紀事…………………………………(681)
科技與新媒體紀事……………………………(685)
對外交往與傳播紀事…………………………(698)
研究方法
細分產業研究報告研究方法及一般流程
一:設立研究小組確定研究內容
針對所研究的課題,北京智研科信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研咨詢”)成立項目研究小組,小組成員主要為智研咨詢資深研究員、部分聘請領域內資深的專家以及相關產業協會專家組成。小組成員在初步市場調研的基礎上討論確定研究內容、開發流程等。
二:調查一手信息
訪談行業主管部門和相關行業協會,訪談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代理商、最終客戶等對研究報告有直接或者間接關系的產業鏈各環節。
三:收集第三方數據及監測資料
智研咨詢擁有專業的行業信息監測系統,對行業內重大新聞、政策,市場動態、擬在建項目、技術動向等進行動態監測。
智研咨詢擁有強大的數據庫資源,數據渠道包括: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稅務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統計司及相關行業協會。
四:鑒別和核實來自各種渠道的信息
各種信息源之間相互核實
與相關產業專家及銷售人員核實
向有關政府主管部門核實
五:分析數據并起草初步研究報告
小組成員對核實后的信息、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起草,完成報告初稿。
六:研究報告初稿評審
研究小組通過研討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組織有關專家及相關產業鏈人員對初步研究結果進行評審。
七:撰寫最終研究報告
研究小組將來自各方的意見、建議及評價加以總結與提煉后對初稿進行修改,最終完成研究報告。
八:客戶回訪及售后服務
智研咨詢不定期對客戶進行回訪,積極聽取客戶反饋,積極解答用戶提出的各種問題,并根據客戶反饋對報告進行優化和完善。
數據來源
智研咨詢調研(數據來源)說明
a) 行業研究部分智研咨詢主要采用行業深度訪談、權威機構第三方數據渠道獲取、公開資料監測整理的方法:
b) 通過對廠商、渠道、行業專家,用戶進行深入訪談,對相關行業主要情況進行了解,并獲得相應銷售和市場等方面數據。
c) 二手資料收集,對部分公開信息進行比較,參考用戶調研數據,最終獲得行業規模的數據。
d) 智研科信具有獲得一些非公開信息的渠道:
e) 政府數據與信息
f) 相關的經濟數據
g) 行業公開信息
h) 企業年報、季報
i) 行業資深專家公開發表的觀點
j) 精深嚴密的數理統計分析
訂購流程
1、選擇報告
1.1 按行業瀏覽
1.2 按名稱或內容關鍵字查詢
2、訂購方式
2.1 電話購買
拔打智研咨詢全國統一客服電話:400-700-9383 010-80993936 傳真:010-60343813
2.2 在線訂購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2.3 郵件訂購
發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我們的客服人員及時與您取得聯系;
3、簽訂協議
您可以從網上下載“報告訂購協議”或我們傳真或者郵寄報告訂購協議給您;
4、付款方式
通過銀行轉賬、網上銀行、郵局匯款的形式支付報告購買款,我們見到匯款底單或轉賬底單后,1-3個工作日內;
5、匯款信息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西潞園分理處
帳戶名:北京智研科信咨詢有限公司
帳 號:02000 26509 20009 4268